万博体育app官网入口下载
万博体育app官网入口下载
中新网上海11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管理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力量及资源的整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28日对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多项糖尿病管理规范化指南的出台,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但相比之下,DKD(糖尿病肾脏病)的早期发现和规范化诊断治疗依然是一大难题。”
同日,记者了解到,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共同编写的《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指南》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筛查DKD,且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筛查;DKD诊断确定的患者应进行临床分期,以判断严重程度,进展风险极高的DKD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3次随访。
贾伟平告诉记者,DKD的早期发现和综合管理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降低疾病负担。然而,由于DKD早期症状隐匿,易被患者本人忽视,常在被发现前就已进展至中末期,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要做到DKD早发现、早治疗,需要提高公众对疾病危害性与早期症状的认知,也需提升医务人员对DKD的规范诊疗意识及临床干预能力。
随着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对器官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因此在DKD的治疗中,控制血糖至关重要。不过,贾伟平说,并非所有降糖药物都适合DKD患者。《指南》指出,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建议优先选择具有肾脏获益证据的药物。“糖尿病患者应从确诊之初就开始考虑综合治疗方案。一方面要加强肾功能监测,一方面可以优先选用对肾无负担的药物来给肾脏减负。”贾伟平表示,“近些年来,诸多创新降糖药物不断涌现,部分降糖新药展现出了优异的心肾安全性,为DKD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详情